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届小学校长大会暨小学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30日,由枣庄市教育学会和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枣庄市第二届小学校长大会暨小学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英才学校举行。

  枣庄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枣庄市科协副主席、枣庄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邓淇,枣庄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枣庄学院教授张宗海,枣庄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李丽等领导出席会议。

  大会以“深化课程改革,赋能未来教育”为主题,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滕州市英才学校课程建设成果展,听取了课程改革经验分享、专家报告等,并向“枣庄市小学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先进学校”授牌。会议深入交流了小学课程改革实践成就与经验,探讨了课程建设的创新路径。

  张宗海主持了开幕式,枣庄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 枣庄市立新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天翼主持了小学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会上,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市教育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延军代表滕州市教体局致辞,邓淇讲了话,李丽宣读了关于“枣庄市小学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先进学校”的表彰决定。

  邓淇在讲话中首先代表枣庄市教育局、枣庄市教育学会和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向会议表示祝贺。他认为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改革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枣庄市教育学会作为本市教育系统成立最早、覆盖人群最广、影响面最大的教育学术组织,要发挥独特优势,通过举办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凝聚共识,找到更多符合教育规律、适应时代需求的小学课程改革新路径,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学会力量,服务和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小学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阶段,滕州市英才学校校长马翠平、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曹爱东分别做了《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做有温度的教肓——“1+4+N”生命成长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和《小学课程的编排与实施》大会交流,得到与会领导及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本次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专家主题报告,又有学校经验介绍、学术探讨,更有现场实践考察,给与会人员呈现了一场聚人心、集众智、增共识、树形象的学术盛宴。会议共收到先进经验36件,学术论文90余篇,体现了问题导向和高端引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枣庄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各会员单位代表;枣庄市各区(市)的部分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及相关教科研的专家、教学研究人员等130余人参加会议。